发改委:今年去产能范围将扩大
[提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领衔的研究团队获得2006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环境工程学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
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向发展中国家承诺的300亿美元资金援助,迄今为止的履行情况也很糟糕。印度斯坦报报道,坎昆会议目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大致有两种设想,一种设想较为绝对,追求包容全局的解决方案。
另一种则认为聊胜于无,能达成多少是多少,总强于什么也没做。四、美方减排意愿与承诺难有定心丸。气候谈判谈的就是每家每户有多少权利,一天能扔掉多少桶垃圾。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不要让后人记住我们的自私。虽然外界对坎昆会议期望值不高,但舆论对会议取得某种程度的成果却仍充满希望。
目前来看,按照后一种设想气候谈判进行的较为理想此次会议有17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10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规模空前。在第一阶段的会议进入第二天,《京都议定书》工作组谈判即出现停滞,原因之一是日本代表连续在不同场合宣称永远不会就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减排目标。
绿色和平组织代表托弗·吕丁批评这种援助方式说,不发达国家并没有引发全球变暖,它们是气候变化受害者,发达工业国家向它们提供贷款是错误的援助方式。欧盟首席谈判代表阿图尔·伦格—梅茨格解释说,这些贷款可用于许多清洁能源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启动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根据去年12月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应在2012年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用于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坎昆会议分为两个阶段,11月29日至12月7日为《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12月8日至10日将举行《公约》和《议定书》缔约方会议。
欧洲联盟代表11月30日在坎昆会议上说,欧盟已筹集22亿欧元,作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快速启动资金日本这种态度遭到许多代表抨击。
在第一阶段的会议进入第二天,《京都议定书》工作组谈判即出现停滞,原因之一是日本代表连续在不同场合宣称永远不会就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减排目标。由全球数以百计环境保护组织组成的气候行动网络发表声明说,日方在大会开幕当天即就《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后的减排发表毁灭性声明,破坏会议氛围。这项荣誉由与会非政府组织每天颁发给阻碍谈判进程最大的绊脚石:日本代表因强硬拒绝就《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减排目标,受到多方批评。尽管困难重重,但今年5月当选联合国气候谈判最高官员的菲格雷斯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坎昆会议虽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是会取得实质性成果,应该始终对会议取得最好结果抱有信心。
不过,这笔资金中一半是贷款,并非无偿援助,而且欧盟方案更关心温室气体减排,而不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受到环境保护人士批评。日方声称‘日本不会在任何情况或任何形势下就议定书设定减排目标,实际上等于拒绝《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乔纳森·珀欣11月29日说,美国今年已经筹集17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不过,这份不具法律拘束力的协议没有指明资金来源,也没有规定提供资金是发达国家的义务。
资金援助和技术共享是坎昆会议一大议题。《哥本哈根协议》曾提出,发达国家应在2020年前,将资金支持的规模提高至每年1000亿美元。
300亿美元资金迄今只筹集大约一半。坎昆会议分为两个阶段,11月29日至12月7日为《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12月8日至10日将举行《公约》和《议定书》缔约方会议。
绿色和平组织代表托弗·吕丁批评这种援助方式说,不发达国家并没有引发全球变暖,它们是气候变化受害者,发达工业国家向它们提供贷款是错误的援助方式。在30日坎昆会议全会上,日本代表又表示,大会应追求一个单一的法律协议,强调长期合作行动工作组谈判,主张放弃《京都议定书》工作组谈判。玻利维亚代表索隆不点名批评说,我们注意到,尽管《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是这份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一部分,但几个发达国家并不愿意接受。发展中国家认为,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长期排放温室气体的结果,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并以优惠方式提供低碳技术。另外,一些短期贷款回收后,还可以用于其它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根据去年12月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应在2012年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用于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
欧盟首席谈判代表阿图尔·伦格—梅茨格解释说,这些贷款可用于许多清洁能源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启动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欧洲联盟代表11月30日在坎昆会议上说,欧盟已筹集22亿欧元,作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快速启动资金。
一些发达国家所为广受批评联合国官员期待实质成果墨西哥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日本谈判代表团11月30日获每日化石奖其他一些研究人员还从森林变化、冰盖融化等多方面分析了全球变暖4摄氏度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英国气象局的理查德·贝茨等人的研究认为,虽然现在国际社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内将气温升幅控制在与工业革命前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多个预测模型都显示气温升幅可能会在本世纪内达到4摄氏度,在最坏的预测中,甚至可能在2060年左右升温幅度就达到4摄氏度。如果能在本世纪内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那么还有一定余地进行错峰调节。
法国研究人员弗朗索瓦·格梅恩专门分析了全球变暖带来的人口迁徙后果。肯尼亚的菲利普·桑顿等人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将遭受严重打击,现有一些针对升温2摄氏度的应对措施不再有效,一些地方现有的农业系统会遭受难以挽回的重创,带来粮食安全问题。这些研究人员一致呼吁,为了让后代不面临生态灾难,国际社会应尽最大努力减缓气候变化。他说,在升温2摄氏度的预测中,主要是沿海地区和小岛国会因海平面上升而出现人口迁徙,但在升温4摄氏度的预测中,人口迁徙的规模和性质都会发生更严重的变化。
联合国气候谈判的目的是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但一些研究人员警示说,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升温幅度很可能在本世纪内达到4摄氏度,这将在农业、水资源、人口迁徙等多方面带来灾难性后果。牛津大学的马克·纽等人则提醒说,全球水资源正在承受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
这样一个变暖幅度将给许多地方的生态系统带来灾难。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报》29日发布了一期专刊,汇集了多国研究人员的论文,集中讨论全球变暖4摄氏度的可能性和后果。
现在的人口预测是到2050年突破90亿,随后可能缓慢下降,如果全球变暖过快,在升幅4摄氏度的预测图中,人口峰值与变暖峰值将出现重叠,使水资源使用不堪重负政府间国际组织南方中心(South Center)主任许国平(Martin Khor)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这就好比刚长大的孩子被亲生母亲直接送进天堂一样。
日本谈判代表在坎昆会议的不同场合对《京都议定书》接连使用never(永不)的强硬字眼,表达不返回《京都议定书》的强烈意愿,从而对坎昆气候大会的前景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评论称,日本以美国的减排不力做借口,希望能逃避其自己的减排义务,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外界对工作组的进展普遍不乐观。他说,议定书遭遇危机的情况在巴厘气候谈判期间也曾经出现过。
在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日本谈判代表就试探性地向有关国家提出替换《京都议定书》的方案,但遭到发展中国家的抵制。许国平认为,发达国家的不作为甚至抵制,导致《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期减排目标迟迟无法确定。
《京都议定书》是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最重要法律文件之一,于199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首次以国际法律文件的形式定量确定了工业化国家排放温室气体的限额。他呼吁有关各方特别是发达国家能够停止观望,马上行动起来,挽救坎昆气候大会。
日本谈判代表坚决反对延续《京都议定书》,遭到很多谈判代表和非政府组织的强烈反对。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为谋求获得更大利益的企业无法遏制贪欲。